分析认为,排污大户落实错峰生产等应急措施确实有利于缓解空气污染形式,建立并实施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长效机制,更是治本之策。
借势借力建立长效机制良医之术高明不在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在于标本兼治、寻找彻底拔除病根的药方。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葛成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省生态环境保护厅今年8月的城镇内河(湖)治理水体水质状况报告中,对全省城镇内河湖60个水体64个断面的监测数据显示,水质达标率43.9%,比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之前,提高了7.9%,比去年同期提高11%。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梁伟认为,中央环保督察切实推动海南省建立长效机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和实践。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梁居智表示,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海南,是落实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也是对海南省生态保护工作的一次全面检查和指导,有力推动了海南省环境保护监督管控机制的系统性建设,促进生态环境监管常态化、林业执法常规化开展。我们对举报问题高度重视,全面排查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做到不查清不放手,处理不到位不放手,群众不满意不放手。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海南省开展环境保护督察以来,海南省切实增强迎接中央环保督察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动真碰硬,抓好问题整改。
狠抓整改环境突出问题如今,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海南已有半个多月的时间,整改是否有实效?改变是否在发生对于这些问题,通过一份水质变化的数据或可以窥见其中答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通过中央环保督察,海南要借势借力提升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1975年,台湾开启了对空气质量维护的新纪元,制定了专门治理空气污染的《空气污染防制法》。
目前大陆地区的定期环保检测都是委托专家委员或环保局来完成的,而台湾地区则是由企业自行验收,建立企业主体责任观念,环保部门只负责事后监管查核工作,若企业被查核到缺失,处罚是由企业承担,企业自然会否定或处罚自己委托的第三方检测公司,从而不会一味追求低价的服务,相对会找信誉好的第三方公司,而检测公司是环保署下的机构,由环境检验所负责约束管理、考核、稽核第三方检测公司。此外,行为管制和经济奖惩措施也是台湾地区VOCs排放管制的有效措施。与中国大陆起步晚不同的是,中国台湾地区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进入了VOCs排放管控时代。结论通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到目前为止台湾地区已建立了一套完整有效的VOCs污染排放管控体系。
台湾地区在环境治理上,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基于此,台湾环保署及各地方环保局都有相应的VOCs管控措施,例如实施机动车停车怠速管理办法,停车怠速等候逾时三分钟应关闭引擎、淘汰二行车机车、空污总量管制、禁止使用生煤及石油焦、民众宗教信仰减少烧香和金纸推广环保材料、加强重大污染源监测数据查核及工地(厂)稽查工作等。
因此,控制VOCs排放成为90年代台湾地区大气治理的重要目标。从1973年到2007年期间,台湾地区对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了8次修订,其中1986年进行了大的修改,并增加制定中长期管控标准。在稽查管制方面,推动各行业污染源的稽查、清查列管及评鉴与辅导等专案计划,促使工厂逐渐重视污染防治,逐步完成各项污染防治工作。1997年,台湾地区颁布了《挥发性有机物空气污染管制及排放标准》以及相关的监督检查、奖励处罚等配套管理制度,对石化行业的VOCs排放控制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目前大陆地区的定期环保检测都是委托专家委员或环保局来完成的,而台湾地区则是由企业自行验收,建立企业主体责任观念,环保部门只负责事后监管查核工作,若企业被查核到缺失,处罚是由企业承担,企业自然会否定或处罚自己委托的第三方检测公司,从而不会一味追求低价的服务,相对会找信誉好的第三方公司,而检测公司是环保署下的机构,由环境检验所负责约束管理、考核、稽核第三方检测公司。各项排污费计算上都是非常复杂,企业大部分不懂如何计算企业申报系统可带入各种参数试算排放量,在根据费用分级制度得出费用,地方环保局事后对申报内容比对许可证及检测报告进行核查,若发现不实申报则加倍罚款及按日追缴。在历次修订工作中,分阶段引进管控策略,并设立了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包括空气质量检测、固定污染源管制、能源管制、交通工具管制4个大的方面,另外,还实行行政管制和经济诱因并行,强化许可登记、年排放量申报和检测与稽查制度,强调从源头管制。第四个亮点则是验收制度和监管体系的完善。
1975年,台湾开启了对空气质量维护的新纪元,制定了专门治理空气污染的《空气污染防制法》。另外,我认为法规与措施的建立需要因时因地的来调整,浅显易懂的规范、完善健全的体制、有效的资源及信息,这些都能帮助企业慢慢养成守法的观念、培养环境顾问公司和检测公司增加专业知识、长效永续发展的办法。
基于此,台湾环保署及各地方环保局都有相应的VOCs管控措施,例如实施机动车停车怠速管理办法,停车怠速等候逾时三分钟应关闭引擎、淘汰二行车机车、空污总量管制、禁止使用生煤及石油焦、民众宗教信仰减少烧香和金纸推广环保材料、加强重大污染源监测数据查核及工地(厂)稽查工作等。而且在经济方面,开征空气污染防治费、实施奖励补助及推动总量控制。
第二个亮点是企业排污的申报系统。北部人口密集,主要污染源是汽机车尾气排放。从1973年到2007年期间,台湾地区对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了8次修订,其中1986年进行了大的修改,并增加制定中长期管控标准。对检测公司则进行质控追查,建立一套监视链体系。设置许可证的内容包含空气污染防制计划、进行模式仿真证明符合容许增量限值、应采用最佳可行控制技术、技师签证、环境影响评估核准文件有关空气污染相关承诺、监测设施设置计划书、改善排放空气污染物总量及浓度申请或核准证明文件等,都必须详细记载各种排污源、治理设备、减量技术等内容,等申请到设置许可证后才能继续申请许可证之后的操作,各类许可证的申请流程都层层严格把关。每次修订的标准都愈加严格,从1990年开始先后制定了多项行业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中大部分的行业涉及到VOCs的排放,更对异味污染物进行了严格的定义和排放限制,对排放标准中未列排放管道排放标准的气体污染物,也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
之后又陆续颁布多项行业排放标准及其相关的配套实施措施。此外,行为管制和经济奖惩措施也是台湾地区VOCs排放管制的有效措施。
全年红色警戒站日数则由997站/日降至528站/日,改善比率47%。1975年第一次公布了21条,至2006年已经修订6次,修订后共分为五章86条。
行政管制措施和经济奖惩制度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为台湾地区VOCs的污染控制工作奠定了基础,对于近年来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赛默飞(中国)环境事业部高级应用专家冯玺瑜表示,日前环保署推出管制空气污染14项措施,依照《空气污染防制策略》政府将通过对工业源、移动源、农业废弃物燃排、营建及堆置扬尘等污染源进行控制出台了相应的目标和措施工作,希望在2019年底时,将PM2.5年平均浓度由每立方公尺22微克降到18微克,改善率18.2%。
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各项管制措施的实施,大气中的颗粒物和SO2的污染情况得到有效控制,但大气中臭氧(O3)浓度却不断增高。不仅如此,台湾地区自开征VOCs空气污染防治费以来,每年约可减少15000吨VOCs的排放,促使从业者加装污染防治设备以达到达标排放的目的,并再加征对人体健康危害严重的甲苯、二甲苯等13种VOCs的空污费,首创经济奖惩手段与污染控制相结合政策。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台湾经济开始快速发展,特别是化工企业电子产品制造等重点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环境质量指数不断下降。1997年,台湾地区就颁布了《挥发性有机物空气污染管制及排放标准》。
结论通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到目前为止台湾地区已建立了一套完整有效的VOCs污染排放管控体系。不过,台湾地区的产业分布不同,每个地方造成雾霾污染特性也不一样。
彰化、云林沿海一带的主要排放源是工业区和化工园区。与中国台湾地区相比,中国大陆在VOCs污染排放管控体系建设方面起步较晚,体系不够健全,严重制约了中国大陆VOCs污染排放控制工作的开展。
南部以轻、重工和加工业为主。近几年,国内对于VOCs监测方法和治理技术已经达到颠峰状态,我觉得现阶段可以从大方向转到细节上的管理,如建立监管制度、完善管理体系、利用申报系统、专业权责划分等。
中部主要污染源是火力发电厂。与中国大陆起步晚不同的是,中国台湾地区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进入了VOCs排放管控时代。1997年,台湾地区颁布了《挥发性有机物空气污染管制及排放标准》以及相关的监督检查、奖励处罚等配套管理制度,对石化行业的VOCs排放控制进行了严格的规定。纵观台湾地区的VOCs管控措施,四大亮点值得借鉴。
此外,通过不断的对《空气污染防制法》进行修订使和相应政策的出台的空气治理的标准更加严格,配合相关的监督检查、奖励处罚等配套管理制度,经过40多年的不断努力,台湾地区已经制定了完善和严格的关于空气质量控制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很多方面的排放标准和控制措施堪称世界最严格。台湾地区VOCs管控措施《空气污染防制法》是台湾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的纲领性文件,其它的排放标准、实施办法、管理措施等都是依据该法案的法律条文而制定的。
在稽查管制方面,推动各行业污染源的稽查、清查列管及评鉴与辅导等专案计划,促使工厂逐渐重视污染防治,逐步完成各项污染防治工作。因此,控制VOCs排放成为90年代台湾地区大气治理的重要目标。
台湾地区在环境治理上,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第三个亮点是政策落地。
留言0